» 内容
清时深圳:盐田改农田,盐业走向衰落

来源:宝安日报   作者:钟二毛

21546f7a-80b5-4703-8358-25bf70ea05f8.jpg.jpg

清朝时的新安县城图。

古代深圳的老百姓基本上靠两样东西维生,一个渔业,一个是盐业。其中盐业还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。然而,到了清朝,深圳地区的盐业走向了衰落。

深圳地区的盐业走向衰落,原因有三:

长达六年的迁界禁海令。原有新安县的很多盐户,要么客死他乡,要么再也没有回来。新迁来的人大都不熟悉煮盐工艺,他们更多的是从事开荒耕种。康熙版《新安县志》记载说,顺治七年(1650年),新安县东莞盐场,盐民2228人、盐田等用地1347顷;迁界禁海令后,数字则是64人、279顷。即便迁界禁海令基本撤销后的康熙十年(1671年),数字也才恢复到1411人、1230顷。乾隆三年(1738年),东莞县的靖康盐场因产量下降,并到了新安县归德盐场,统称归靖盐场。工人少了,地盘小了,产能低了,产业怎么发展?

淮盐补位。再新安,甚至整个广东盐业产能骤降的时候,来自江苏盐场的淮盐乘虚而入,进入寻常百姓家。早在三国时代,淮盐就因“色白、粒大、干”的特点而闻名。清朝顺治年间,淮盐税收占全国盐税总数的62%。清人阮元、伍长华编著的《道光两广盐法志》清楚写道:“从前江西南、赣、吉三府俱食粤盐,复因康熙二年,禁海场迁,产盐稀少,不敷供运,改食淮盐。”没有了销路,产业怎么发展?

撤盐场,改农田。清初,广东普遍存在缺粮现象,上了上半年没了下半年。为此广东巡抚杨文乾曾上奏:“广东所产之米即年岁丰收,亦仅足供半年之食。”产量不多、销路不畅的新安县盐场,自然就成了鸡肋。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),新安县仅剩的归靖盐场和东莞盐场被裁撤,改成农田,大种水稻。至此,深圳地区的盐场全部消失了。

盐场改农田后,全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。深圳温暖湿润的气候,最适合种水稻了。一年可种两季,即早稻、晚稻。晚稻收割后,还可以种小麦,次年即可收获。与此同时,随着粮食产量的提升,酿酒业也随之发展起来。民间百姓和饮酒之风颇为兴盛。康熙版《新安县志》记载道:“宾客往来,多以白酒为礼。”

此外,新安县手工业也慢慢发展起来了。织染、陶瓷烧制和烧石灰最有名声。一种名为“罾布”的布匹被屈大均《广东新语》记载了下来:“……又有罾布,出新安南头。罾本苎麻所治,渔妇以其破敝者翦之为条,缕之为纬,以绵纱线经之。煮以石灰,漂以溪水,去其旧染薯莨之色,使莹然雪白。……更或染以薯莨,则其丝劲爽,可为夏服;不染,则柔以御寒。粤人甚贵之,亦奇布也。”陶瓷烧制、烧石灰的手艺则多来自外迁而来的客家人。(作者系作家、编剧、导演)


XML 地图